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身边的好老师丨彭老师的“三常经”

时间:2023-05-18 09:51:07来源 : 湘潭在线

课堂上的彭名威老师。 (记者 陈旭东 摄)


(资料图)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中华

湘潭市第一中学历史老师彭名威坚守讲台30年,虽然年过半百,但凭其常教常学、常教常新、常教常乐的执教风格,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威少”。前不久,他被评为“莲城教育名师”。

常教常学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这点在彭名威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我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作为教师,力行示范比说教更重要。必须先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才能上好课,才能让课堂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

走进彭名威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满了讲义、教学资料和参考书——那是他从浩瀚资料中认真学习、精心挑选出来的。

“虽然一堂课只有45分钟,但要想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使这宝贵的45分钟发挥最大效应,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相关事件弄懂弄透。”彭名威深有感触地说。

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课堂上彭老师旁征博引,各种史料、高考原题信手拈来,45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成为您的学生好激动,您太抢手了,我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您是我的历史老师。”“作为您的学生真的非常幸运,希望高三的课堂还能遇到您。”……常教常学的彭名威在学生中拥有很高的人气。

2019年经省教育厅遴选,彭名威成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参加国家示范项目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21年,他又获评湘潭市优秀专业骨干人才。

“只有积极学习新理念,才会有教育教学水平的新提升。”彭名威与我们分享他的学习感受。

常教常新

与时俱进,新意十足。这是彭名威教学风格的第二大特点。

为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他积极研究新教材、新高考,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突破。针对高考历史科目经常考查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复习这一情况,他从全国各地购买了4种不同版本教材相互补充。这一创新举措在高考中取得明显成效,迅速在全市推广。

2021年是湖南省推行使用统编教材的第一年。作为教研组长,彭名威勇挑重担,走在新教材教学实践的前沿。为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新高考带来的新变化,他带领备课组扎实研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每一单元的整体思路,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他都亲力亲为,并耐心解答同组老师的教学疑惑。

担任年级主任期间,他在全校率先推广全面禁手机、全员晚自习、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等措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在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时,作为湘潭市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他与历史学界顶级学术权威进行广泛交流,将他们的授课内容、学术成果和思想发布在工作室群中,与各校老师一起分享。他还牵手乡镇教师共同发展,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资源库和服务群,有效提升了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

“今天的现实,明天的历史。我是教历史的,如果照本宣科、因循守旧就会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诉求与好奇。我上课很少用PPT,更多的是一支笔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随时将一些精彩的史实资料和教学思想随堂生成传递给学生。”彭名威说。

常教常乐

“看到自己在教学水平上不断进步,我很快乐;看到学生学业有成茁壮成长,我很快乐;看到同事们一路同行变得越来越优秀,我很快乐。”彭名威常教常乐,成就感、幸福感十足。

从科任老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年级组长到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优秀专业骨干人才、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彭名威坚守三尺讲台,一步一个脚印,任劳任怨,苦在其中,乐在其中。“我喜欢当老师。曾有机会到长沙工作和改行当公务员,我都放弃了。”

从爱出发,从严要求。彭名威对学生充满了感情:“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可爱的学生;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把他们送往理想的彼岸。”彭名威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引导,也让学生铭记在心:“虽然您讲的是过去,但您成就的是我们的未来。您所教的知识将陪伴我们走向远方,永远不会消失。”

担任班主任期间,他所带班级的纪律、成绩在年级均位居前列,期期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他本人3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多次获得市级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奖励。

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期间,他在追求课堂高效、实行课程最佳设置、加强艺体特长生培训等方面,积极与学校各部门沟通协调,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作为湘潭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他主动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积极与全国各地名师交流,将学习和交流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全市历史教师分享;多次在全市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会上作新课改经验介绍和高考经验介绍,并与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定期送教下乡……

“有了彭老师的精心指导,想不进步都难。”快速成长的年轻老师对彭名威充满了敬佩与感激。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